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科技創新(八十):物聯網產業-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法制政策-要嚴管還是要促進?

7 月 14 日,我應邀參加了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辦的「物聯網產業展發展之法制政策量能建構」專家會議。會議一開始,主持人就提到,針對「管制議題」與「政策議題」兩大面向來討論。


[物聯網的法制兩大方向:管制與促進]

管制議題,其實是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降低風險。主持人提到範圍涉及「頻譜管理」、「個資管理」…等等,也提到有很多不合時宜的管制法規。
一、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必須以有線連線傳輸訊號。但是現在無線連線已經有不錯的效果了,硬要以這類法律規範,就落伍了。
二、「車子在停車格內不准營業」的法規,原來是為了禁止賣東西的餐車營業。但這條法規現在反而阻礙了公共租賃機車的發展。
三、全世界現在最熱門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台灣卻受法律限制根本無法上路收集道路實況資訊,更不用談到產業的發展了。

圖:台大無人駕駛巴士車 (出自蘋果即時)
政策議題,其實是在促進產業的發展。主持人提到「提供基礎建設」,與「管理、促進或合作」兩大方向,而且建議增加資源,以單一窗口處理。

[法制面如何限制物聯網的發展]

整個會議大家很熱烈的討論,而從討論中,針對台灣物聯網發展的環境,我發現了目前政策、法制面其實卡在幾個問題。

一、有些問題需要跨部會,結果就是沒有部會要處理

首先,物聯網涉及食、衣、住、行、育、樂、醫療、製造、零售與生活環境的各個產業,但是權責卻散在各部會,跨部會的問題其實非常嚴重,必須有統一的權責處理的單位。之前就曾經發生過涉及好幾個部會的問題,後來變成了沒單位敢處理的皮球,被部會間踢來踢去,因此延誤了處理的時機。

二、公務員都在忙著防弊,興利可能反而丟工作

其次是就算是單一部會可以處理的問題,仍然不會被處理。為什麼呢?依照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執行的公務員防弊重於興利,即使是對國家有益的興利,公務員們就算想做也不敢做,怕被做了以後依法去職,連退休金都領不到,而執行者有此心態,相關的執行必然步調緩慢。

三、心態設定是威權監管

台灣執法體系對法律的解釋是正面表列:「我沒說你可以做的,你都不能做」,而法律又是基於過去的社會狀況訂的,沒考慮到未來,造成創新者被層層限制。此外,政府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法治國家,法律是用來「管理」政府機關不要濫權,而不是限制人民的發展,這種心態上的根本設定就已經是錯的了。也就是為什麼當物聯網產業興起,就開始有人想要立法來管,但是卻沒有察覺到其實根本發展不起來,因為現在的法規早就把路都封死了。

[傳統法規待修,但是遙遙無期]

舉例來說,以後物聯網裝置要用 NB-IOT 做長距離低功率的溝通協定,但 NB-IOT 使用 4G/5G 的某段通信頻段,按現在的法規規定裝置使用這類無線通信都要使用者每次都用雙證件申請。
但是物聯網裝置這麼多,如果依照現在的法規,使用 NB-IOT 裝置的使用者一定會覺得每個裝置都申請太麻煩而不願購入,這其實是阻礙創新,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台灣傳統法規的不合理。
台灣目前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修法,但是立法院需要修改的法案這麼多,而每次修法也不可能完善,期待靠修法解決問題,很有可能來不及。而為了這些不合理之處,造成執行者執行時必須遊走灰色地帶,想辦法避開這些法律框起的紅燈區域,曠日費時,而且冒著被告的風險。
相對的,中國針對法規,使用負面表列管理(沒有說不能做的都可以做),又透過試點精神獎勵創新;而新加坡政府使用監理沙盒機制,讓金融科技創新蓬勃發展,這都是台灣可以參考及學習的,差別在於政府的心態設定以及民眾對政府監管強度的期望。

[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

如果人民還是期待政府把一切都管得好好的,其實政府也只能把一切都管得死死的,什麼都發展不了。如果人民還是期待政府可以下指導棋、執行計劃經濟,政府就很難讓資源出現在更多元的方向,而只會猜一個標準答案然後堵上一切。
小英政府高喊亞洲.矽谷是國家重要的發展方向,以物聯網為發展主軸,又說要花大量經費培養人工智慧產業人才,但現在看到在物聯網與人工智慧上法律與政策的綁手綁腳,不禁令人嘆息。若真的要在這些領域堵上一切,那也就罷了,可是現在連路障都沒有先排除,這才是大問題。
我認為必須針對重點對症下藥,才有機會:跨部門的統一處理單位、解除公務員在為國家興利的限制、對法律由正面表列改成負面表列,或是至少趕快建立像監理沙盒這樣的彈性實證的機制,讓物聯網創新者可以先有實驗場域,免得處處被法律限制而動彈不得,這樣台灣的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發展才有希望。不然,很可能只是空談一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ESG綠色轉型實戰(十五):海洋大學林翰佳教授教農企業以天然成分的草本炭方替代抗生素強化魚蝦豬雞生長力

  YouTube 影片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KKBox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稿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