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科技創新(九十五): AIOT產業-這個時代,大學生出社會前應該懂的人工智慧

李開復之前在「人工智慧來了」一書出版後的相關演講,告訴大家,人工智慧會影響 50% 的工作。在研究此書並參加演講以了解李開復為何如此說之後,根據我對人工智慧的了解,我發現李開復說的是事實。



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透過大量良好資料的學習後,可以產生很棒的邏輯預測模型,而且搜尋資料的速度與虛擬世界的學習速度,遠超過人類可以做到的,尤其目前影像辨識與語音辨識的能力已經勝過人類,所以跟這些能力相關的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首先被影響的工作是那些規律的工作,工業機器人跟服務機器人已經漸漸在取代這些工作;此外,辨識、搜尋跟整理資料的工作也馬上會被取代,例如只做辨識再決定診斷的放射科醫生、資淺的律師若只會搜尋資料,與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工作也同樣會被影響到;在其他方面,機器人理專正在取代資淺理專的工作,純報導的新聞記者也被機器人記者取代中;Uber 的無人車計畫,正是為了在未來取代計程車司機;另外,亞馬遜的無人機運送貨物計畫,代表了快遞人員在未來會被無人機取代。
但是人工智慧並不是無所不能,深度學習在很難獲得大量資料的領域,建不成可以準確預測的模型,自然無法勝過人類。深度學習並沒有主動聯想的功能,只會在一個領域中深耕,所以跨領域的聯想思考,人類還遠遠勝過人工智慧。
而且,人類的情感、主觀本身不只因為邏輯,更是體內的化學反應所促成,這個更不是講究邏輯的人工智慧所能完成,就像人工智慧學習梵谷的畫風作出類梵谷的畫作,也學習畢卡索的畫風做出類畢卡索的畫作,但是人工智慧很難做出自我風格的藝術作品,你必須跟他先定義清楚什麼叫自我風格,例如那些地方以梵谷模式、哪些地方以畢卡索模式,這是因為人工智慧缺乏主動定義的能力。當然,因為不懂人類情感的奧妙,人工智慧自然也不會符合人情事故地溝通。
人工智慧影響人類工作的現實正在發生,對大學生而言,出社會後馬上會面臨到的是:如何應對才能將影響降到最小,甚至在未來利用人工智慧的長處,透過人與人工智慧的合作產生最好的成果。
在我工作這麼多年後,深深覺得每個人的天性與成長環境,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能發揮的天份專長,每個人都是非常獨特的。在未來面對跟人工智慧的競爭與合作,就必須做自己愛做和擅長的事情,在學生時代就必須有這樣的體認,才會知道要花時間去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
如果你夠幸運,喜歡的領域剛好是人工智慧做不好的工作,例如藝術,在學校環境時就努力找出自我風格,這樣人工智慧只能學習你卻不能超越你。
但是如果你的領域是像前面提到的律師、會計師等科系,就該想辦法利用實習的機會,找機會強化自己跟人工智慧的合作,將來進入事務所後,直接就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強化工作能力,甚至自己創業當一個新時代的人工智慧律師、人工智慧會計師,不只不必從人工智慧做得更好的基礎開始,甚至可以直接以科技與傳統事務所展開競爭。
如果立志成為記者,如何報導得有深度、有影響力,則會比快速產出大量新聞更為重要,而且可以在學生時期就好好利用臉書及部落格等自媒體來練習,甚至建立自我品牌,說不定兩三年的耕耘,有機會打造讓你一舉成名的代表作。
在學生時代利用網際網路上豐富的資料、社團與校外活動,強化自己跨領域的知識與人際協調能力,更是不管是哪個科系都要強化的重點;人工智慧時代最吃香的資料科學家工作,因為需要對領域的專業資訊,這更是在校園時就可以開始強化培養的。
人工智慧是可以幫助人類更快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這次人工智慧的趨勢衝擊的是人類社會的舊秩序,但是新秩序也會在人類和人工智慧共處的環境中建立,對準備出社會的學子們而言,學會跟人工智慧共處,甚至利用它來協助自己是很重要的,這必須在學校時就開始行動,不然等出社會可能就晚了。
上個世代,越早習慣使用網路的人在職場上越有機會發光發熱,下個世代,越早習慣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人越有機會發光發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ESG綠色轉型實戰(十五):海洋大學林翰佳教授教農企業以天然成分的草本炭方替代抗生素強化魚蝦豬雞生長力

  YouTube 影片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KKBox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稿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