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歐盟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計畫,規範碳密集型產品若進口到歐盟,必須購買憑證(CBAM Certificates)才能將其產品銷往歐洲市場,2022年6月22日歐洲議會以450票贊成、115票反對、55票棄權,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規,2022年12月13日歐盟部長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就CBAM達成臨時且有條件的協議、2022年12月18日歐盟執委會、歐盟部長理事會及歐洲議會針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通過修正案,並於2023年5月10日正式簽署CBAM文本。CBAM法案於2023年5月16日刊於歐盟公報(Official Journal),自2023年5月17日正式生效。CBAM需計算碳含量的產品與涵蓋貨品項目包括鋼鐵及其若干鋼鐵中下游產品(如螺釘和螺栓及相關產品)、水泥、鋁及其若干鋁中下游產品(如鋁製容器、鋁製管配件等)、肥料、電力、氫氣、特定條件下之間接排放以及部分前驅物(precursors)。並明列出僅需申報直接排放的納管貨品項目:包含鋼鐵、鋁與氫氣,預料之後會延展成更多的產品,就如現在在汽車在歐洲,就有達不到碳排放的要求就得購買碳權才能販售。另外,美國參議院2022年6月7日也提出美版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CCA),預計最快在2024年開徵。輸美跟輸歐產品接下來都有被課徵碳關稅大大影響成本的可能性。
另外受到矚目的是,各國政府一一宣告國家達成淨零排放的時間,目前超過137個國家或地區聯盟已宣示淨零排放的承諾,這涵蓋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8%。蔡英文總統去年十月十日的演說中表示「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這宣告了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而國家發展委員會也於2022年3月正式公布了「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於是經濟部也於2022年10月發佈了「製造部門2030年淨零轉型路徑」,提出了「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等三大策略。
在政府2017年提出5+2產業創新計畫國策時,「循環經濟」與「新農業」就因為是其中的「+2」產業開始被重視,而這個做法也就是讓產品能夠永續發展,減少資源浪費。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地球的資源不是無窮無盡的,自20世紀以來,我們大量的使用資源,製造各種各樣的產品,幫助我們有更便利的生活,後來更有快時尚的興起,讓符合時尚的衣服讓一般人能夠輕鬆平價購入,這讓消費者更為了要符合時尚而大量購入新衣服,而大部分的衣服,用到了很多石化材料與自然材料的混紡,而石化做成的塑膠,也因為要超過百年才能分解,造成環境很大的傷害。如果是按照傳統的線性經濟,這些產品不再使用後,就會被棄置,結果當然就是傷害地球,加上資源越用越少,最後可能就會造成某些資源被用完,其對應的產品就會大大的被影響,我們的子孫的生活也會大大的被影響。而循環經濟,就是透過3R:循環「Recycle」、再利用「Reuse」,以及減少用量「Reduce」三個方向來達成對資源的再利用、產品的多利用,以及減少資源浪費。而這個作法,其實就是讓產品本身的碳排放減少,而這也的確是可以減低歐美碳關稅的好策略。
一般人以為循環經濟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其實不止,按照Accenture管理顧問公司在2015年發表的循環經濟相關文章,提出有五大商業模式:「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循環供應」、「資源回收」,以及「產品生命延續」。而就產品從「原料」到「製造」到「配送」到「使用」到「棄置」的生命週期,「循環供應」、「資源回收」,以及「產品生命延續」三大商業模式更可展開成「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五大模式。
這些模式要如何達成?其實在產品設計時就要思考到才有機會。而在2017年美國的認證:新產品開發專業(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簡稱NPDP) 改版時其手冊《NPDP Body of Knowledge》就納入了相關內容,就是為了讓產品開發從源頭就開始思考如何做到永續,才能達成真正的減碳,而我因為從2010年就開始在資策會教育研究所教授這門課程,所以自2017年也開始研究這樣的作法,後來發現循環經濟透過網際網路、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協助也有很大的效益強化。
歐盟跟美國碳關稅徵收在即,台灣從國家要求淨零排放的壓力襲來,經濟部已經下了三大解方,而「循環經濟」更是其中必須從產品設計時就思考到的模式,這需要設計流程跟習慣的改變,更涉及到心態的改變。特別是未來還能降低排碳值,因而減低碳關稅。所以越早開始循環經濟,企業越有在未來生存的機會。
接下來 我會為大家一一介紹這些方式,讓大家了解自己可以如何達到產品與使用產品的服務中的減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