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流程創新與改善(五):系統基模-成長上限

都市成長需要土地開發,但越開發土地越少, 如果不透過都市更新,將舊房子打掉重建,總有一天土地會用完,而用完土地的那天,就只能停止開發了。

























所以如果台北市的都市更新越來越難,土地越來越少,那房子越來越貴就是必然的結果-物以稀為貴嘛!
這基模可用到系統的成長需要特定的有限資源的狀況:系統成長一分,資源就少一分,最後成長到資源用完,就只能停下了。
那這樣就無解了嗎?
這樣的問題系統解就在限制來源是否可以打破限制?對都市開發,臨海的城市就填海造地增加土地,另外,可以考慮擴大都市開發範圍,像之前就說到要台北市變成大台北都-含台北、新北基隆,或是遷都;當然都市更新也是其中之一的方法,去舊留新!
中國因為共產主義,都市更新不需要被大部分的人同意才能執行,所以都市更新很快,連二線城市的成長都超過或跟台北是差不多!近來陸客到台北旅遊反而笑台北因為都市更新太慢而顯得很舊,不過這倒不需要太在意...硬體建設,中國一定是超快的,但台灣現在的文化軟實力現在是贏過中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科技創新(一百六十九):ESG綠色轉型-循環經濟的減碳思考,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再利用的台灣實踐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推進下,企業的角色早已從單一經濟創造者,轉型為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多重角色擁有者。台灣企業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議題與永續指標壓力,利用「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兩大策略,以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雙引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