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上一篇文章「從醫療科技展談台灣的精準醫療」中提到「根據醫學研究,發現癌症受到基因的影響,據醫學上估計,5-10%的癌症,都有來自於遺傳上的基因變異。」,看到這個資訊,我一直在想,5-10%的比率會不會太少?
AIOT綠色數位轉型顧問Rich老師的創新天地 是分享Rich老師針對各類創新領域:數位轉型、綠色轉型、人工智慧、物聯網、Fintech、智慧工業、研發創新的方法,流程改善與創新等心得,經驗與教學內容.
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創新(一百零一):AIOT產業-從 Google 在 CES 大推 Google Assistant 看智慧音箱的發展
[想要迎頭趕上的 Google]
今年的 CES 展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Google 全力推廣它的人工智慧語音助理 Google Assistant,一反去年 CES
時都是 Amazon 的 Alexa 合作廠商的影子。在 CES 開幕第一天,就宣佈 Google Assistant 將能在超過 4
億台設備上使用,也讓 LG、聯想這些廠商一起宣佈推出用此助理的新產品。展區很多地方都看到「Hey Google」的廣告,而且也有 Google
Assistant 模擬連結智慧家庭產品跟車上 Android Auto 的場景示範,就是要告訴大家:Google Assistant 很不錯。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科技創新(一百):AIOT產業-別再互聯網+,今年開始是「+AI」
[李開復說台灣沒機會,王堅說台灣有機會]
2017 年人工智慧崛起,李開復先生出了《人工智慧來了》的書,告訴大家人工智慧將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但台灣在人工智慧的機會很少,引起大家的恐慌。而阿里巴巴的王堅博士,卻隔空回答說,開復這次太錯了,台灣是很有機會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在 2017 年底未來科技展,趨勢科技副總經理周存貹在 AI 策略佈局高峰會演講時,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AI」:台灣的產業要做的是跟趨勢科技一樣,把人工智慧當作工具,整合人工智慧,產生更大的價值。
李開復先生提到的人工智慧浪潮,台灣機會很少,是因為台灣公司不具備很大的資本與數據,加上法令卡住創新發展,所以以人工智慧顛覆商業模式的「AI+」的做法在台灣是行不通的,特別像是金融科技與自動駕駛車這樣的人工智慧強大應用。
訂閱:
文章 (Atom)
科技創新(一百七十):ESG綠色轉型-智慧能源監測系統:赫曼咖啡如何從數據中挖掘節電潛力
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下的新契機 在全球淨零排放的浪潮中,企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這不僅是單純的節能減碳,更是結合數位化與永續發展的「雙軸轉型」 。歐盟在2020年提出的這一概念,將數位轉型視為淨零轉型的工具和方法學,強調數位化不只是數據儲存,更是思維、行銷、5G、AI等新技...

-
之前提到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之前介紹了「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
-
2024年是組織碳盤查年,政府給了很多的補助,也很多企業開始了第一年的組織碳盤查,但什麼是組織碳盤查呢?組織碳盤查是指以政府和企業為單位,計算其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界定邊界內的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此處的溫室氣體( Green House Gas; ...
-
之前提到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之前介紹了「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