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為市場不大,人工智慧在產業界比起美中日歐等發展又晚,加上法律重重限制,要做 AI+ 這種以人工智慧發展為主,能顛覆產業的新創公司著實相對較難。
所以我在今年年初提出,台灣需要的是+AI,也就是 AI 成為產業的工具,透過 AI 來做服務強化、效率升級。其實這就是 AIoT
的精神,透過感測器與人機介面來收集各產業的相關數據(也包含影像、聲音與語音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來建立模型,接下來做異常偵測與預防(提高效率)、趨勢預測(增加效果)與瞭解行為模式。
AIOT綠色數位轉型顧問Rich老師的創新天地 是分享Rich老師針對各類創新領域:數位轉型、綠色轉型、人工智慧、物聯網、Fintech、智慧工業、研發創新的方法,流程改善與創新等心得,經驗與教學內容.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科技創新(一百一十二):AIoT產業- 中小企業導入工業4.0的需求與做法解析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剛過,而其中的重點放在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VR、區塊鏈等新科技,而跟製造業中小企業最息息相關的,就是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IoT),今年也有專門區域展出,呼應五月份的台北國際智慧機械曁智慧製造展,這都是在告訴大家這個智慧製造的趨勢已經來了。
圖源:Wikipedia 作者:ICAPlants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科技創新(一百一十一):AIoT產業-產業所需的的AI人才與基礎設施已逐漸到位,企業如何運用來發展商業才是關鍵
Computex 在這個月初剛結束,在這次 Computex 期間,AWS 跟 Azure 都分別透過論壇及 Keynote
演講展示了自身 AIoT 的解決方案。其實 AWS 和 Microsoft
在今年三月中就已經分別開了研討會,展示他們在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解決方案,而這次 Computex 期間談了更多新功能與細節。
圖:REUTERS/Chris Helgren
圖:REUTERS/Chris Helgren
訂閱:
文章 (Atom)
科技創新(一百六十九):ESG綠色轉型-循環經濟的減碳思考,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再利用的台灣實踐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推進下,企業的角色早已從單一經濟創造者,轉型為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多重角色擁有者。台灣企業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議題與永續指標壓力,利用「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兩大策略,以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雙引擎是...

-
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這章開始我為大家一一介紹,首先介紹的是「產品共享」與「產品服務化」兩種...
-
之前提到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之前介紹了「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及「...
-
之前提到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上次介紹了「產品共享」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