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科技創新(一百六十八):ESG綠色轉型-碳排放量計算不精準?C-PVM技術助企業精確計算碳排放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升溫,企業的永續發展已成為無法迴避的責任。其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與揭露是核心議題。精確計算碳排放量不僅是企業制定減碳目標與評估成效的基礎,更是回應利害關係人關切、避免「漂綠」(Greenwashing)指控的關鍵。然而,當前許多企業在碳排放計算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尤其在產品碳足跡與範疇三排放的計算上,經常因數據不足與方法不精確而產生偏差。而政大ESG解決方案團隊,提供了相關方案,這在YouTube頻道「ESG永續e起來」的節目中,吳安妮老師有精彩的說明,而我也有幸參加了這個解決方案的第二梯教育訓練。


碳排放計算的挑戰

政治大學會計系吳安妮教授在這次的訪談中指出,企業在ESG管理方面普遍面臨五大困境,其中兩項與碳排放計算的準確性密切相關:

  1. 缺乏精確的數據追溯能力:許多企業在計算產品碳足跡時,無法準確掌握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碳排放情況。範疇三排放涉及眾多外部合作夥伴,數據收集與計算尤為複雜。
  2. 傳統分攤法的不準確性:傳統碳排放計算方法,如依營收或生產量進行簡單分攤,無法真實反映各產品或活動的實際碳排放,容易導致數據失真,進而引發漂綠質疑。

計算不精確不僅影響企業內部決策,也可能損害企業信譽,甚至在碳費徵收機制下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因此,建立精準、科學的碳排放計算體系,對於企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C-PVM:以作業為基礎的精準碳管理方案

針對上述挑戰,吳安妮教授及其團隊開發了C-PVMCarbon and Process Value Management)技術。C-PVM的核心理念是將碳排放視為企業營運過程中的各項「作業」(Activity)所產生的結果,透過追溯每項作業所消耗的資源(如電力、燃料等)及其對應的碳排放因子,精確計算產品、服務甚至整個組織的碳足跡。相較於傳統分攤法,這種方法能更真實反映碳排放的來源與分布。

C-PVM基於作業價值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ABM)理論,將碳排放計算與企業營運流程緊密結合,幫助企業識別碳排放來源,制定有效減碳策略。

C-PVM的運作機制

C-PVM主要包含以下關鍵模組與步驟:

  1. 碳資源模組(Carbon Resource Module:將企業費用資訊(如水電燃料費、廢棄物處理費等)與碳排放因子相連結,計算資源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量。
  2. 碳作業模組(Carbon Activity Module:將碳排放與企業具體營運作業結合,如生產設備運行、倉儲運輸等,精確計算作業層級的碳排放。
  3. 價值標的模組(Value Object Module:將計算出的作業碳排放量歸屬至企業的價值標的,如產品、服務或顧客,以提高計算精準度。

C-PVM在產品碳足跡與範疇三排放的應用

  1. 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C-PVM可追溯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碳排放,包括原物料取得、生產、運輸、使用及廢棄處理。對於製造階段,C-PVM可將設備耗能直接歸屬至特定生產作業,再進一步歸屬至不同產品。
  2. 範疇三排放(Scope 3 Emissions:涵蓋企業價值鏈的間接排放,如供應商原物料生產、產品運輸與顧客使用。C-PVM可要求供應商提供碳排放數據,或透過資料庫估算;對於運輸,可根據距離與方式計算碳排放量。

C-PVM的價值與優勢

  1. 提升碳排放數據的精準度:避免傳統分攤法造成的偏差,提供更可靠的碳排放數據。
  2. 解決漂綠質疑:精確數據為企業ESG報告提供強力支持,提升利害關係人信任度。
  3. 識別減碳熱點:分析各作業碳排放量,幫助企業找出高排放環節,制定針對性減碳策略。
  4. 支持永續決策:透過精確數據,企業可評估不同產品、服務或供應商的碳排放績效,做出更具永續性的決策。
  5. 與財務數據整合C-PVM將碳排放與財務數據結合,幫助企業從成本效益角度評估永續投入與產出。
  6. 符合國際準則C-PVM符合IFRS S1S2等國際永續揭露準則,為企業提供合規保障。
  7. 獲得第三方驗證的潛力:政大ESG解決方案已與SGSBSI等國際驗證機構合作,未來有望降低驗證成本。

C-PVM的實施與展望

政大ESG解決方案不僅提供方法論,也開發IT系統,幫助企業自動化碳排放數據收集與計算,降低人工操作錯誤。

團隊也積極推廣C-PVM技術,透過訓練課程培育專業顧問,協助企業導入該解決方案。未來,政大團隊計畫將C-PVMAI等新興技術結合,進一步提升ESG管理的智慧化水平,並期望透過與策略顧問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合作,推廣至更多企業。

結論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與永續規範,企業須提升碳排放管理的精準度與科學性。傳統碳排放計算方法的不準確性,已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障礙。政大吳安妮教授團隊提出的C-PVM技術,以作業為基礎的精準計算方法,解決產品碳足跡與範疇三排放計算的難題,提供更可靠的碳排放數據。

透過導入C-PVM,企業可提升ESG管理水平,在永續競爭中取得優勢,實現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的共贏。政大ESG解決方案與C-PVM技術的推出,為企業永續轉型注入新動能,助力企業在碳管理新時代中領先發展。

永續e起來 吳安妮老師的直播回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科技創新(一百六十九):ESG綠色轉型-循環經濟的減碳思考,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再利用的台灣實踐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推進下,企業的角色早已從單一經濟創造者,轉型為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多重角色擁有者。台灣企業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議題與永續指標壓力,利用「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兩大策略,以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雙引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