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科技創新(六十五):物聯網產業-智慧健康與醫療,台灣未來最強的機會

[健康與醫療的科技發展 讓人類越來越長壽]
人類平均年齡活到一百歲,可能不再只是癡心妄想,因為科技的越來越進步,從衛福部的資料,台灣人的平均存活年齡已經達到80歲,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狀況,這也都是因為科技的進步。現在關於醫療科技,有兩個最新的趨勢,「遠距健康監測+遠距醫療」與「精準醫療」。


[遠距健康監測、遠距醫療與精準醫療的技術蓬勃發展中]
遠距健康監測就是使用穿戴式裝置,配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可以根據數據呈現的趨勢,了解身體狀況與疾病狀況,這樣就可以提早預防與及時治療,就如我在「改變世界的力量,台灣物聯網大商機」中提到的有女性內衣可以偵測乳癌細胞增生狀況。
遠距醫療,就是遠距看診與治療,這些也需要物聯網的機器,就像達文西機器人一開始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做的,還有我在「改變世界的力量,台灣物聯網大商機」中提到的遠端中醫透過穿戴式裝置做診脈的動作,不過台灣目前並未開放,反倒是中國大陸的各個互聯網企業如火如荼的展開,因應少子化、老年化和醫療人員逐漸變少,台灣應該會在日後開放。
精準醫療是針對醫療提供個人化與精準化的服務,因為基因解碼,醫學家發現癌症跟個人基因很有關係,而且之前冰島的全民基因大數據分析公布結果後,各國也紛紛展開了基因資料庫的收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的精準醫療的相關目標就有要建立一百萬人的基因資料庫。而在台灣,中研院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到目前也吸引超過53,000位民眾參與。透過基因資料庫分析,癌症很可能不再是絕症,而是要針對基因對症下藥才好診治的病症。另外,IBM、Google跟nVidia等國際大公司,開始進入醫療界協助醫生診斷,IBM的人工智慧Watson透過深度學習大量的醫學文獻,現在可以協助問診和讀取X光片等方式,強化醫生的診療,在2016年Watson在日本就因此救了一名癌症女病患。隨著人工智慧的急遽發展,未來這樣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

[台灣醫生強又有健保大數據 好好發展可以成為亞洲醫療第一]
在這樣的發展下,台灣的機會在哪呢?其實再2012年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亞洲新視野:臺灣醫療奇蹟》,介紹全球前200大醫院中,臺灣占了14家,僅次於美國及德國,排名全球第3,亞洲第1:就如大家知道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之前在台大醫院帶的葉克膜小組,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是世界第一了。會有這樣的現象是我們的醫生過去都是聯考的佼佼者,我還記得之前的同學考上台大機械不唸,跑去重考為了考上台大醫科。而且我們的醫生都是「十一年寒窗」出來的:7年的醫科學習,4年的住院醫師,才能升為主治醫師,這些聰明人又有這麼嚴格的訓練,當然會有很好的結果。另外,台灣開辦國民健康保險已經有20餘年了,雖然財務狀況不好,但為了跟醫療機構有清楚的金錢申請程序,記錄下很多醫療的資料(根據「KPMG 醫療大數據」一書的內容可知),這包含台灣所有居住人民的醫療資料,透過這些資料的靈活運用,可以在遠距健康監測上發揮很大的作用。
尤其政府現在又提出了「長照2.0」,要做到社區和居家照顧,透過好的遠距健康偵測,加上健保大數據分析協助,就成為亞洲預防醫學的重鎮。再加上良好的醫生技術,兩者結合會讓台灣的醫學地位更上層樓。尤其現在人越來越懂得養生,加上好的醫療,活到一百歲絕對不再是幻想。

[結論]
1.人類越來越長壽是拜科技所賜。
2.遠端健康監控、遠端醫療與精準醫療是最新科技。

3.台灣醫生強又有健保大數據,未來很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科技創新(一百六十三):ESG綠色轉型-綠色轉型之資源再生與回復模式思考

  之前提到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之前介紹了「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