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與Gartner都針對AIOT分別展開預測]
工研院IEK每年在11月都會辦研討會,展望下一年的趨勢發展,今年的工研院IEK「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展望2019到2030年,預測AIOT進入深度整合,形成生活智慧化的整體應用趨勢。
無獨有偶的,Gartner 最近也公布2018 至 2023 年引領數位企業創新的十大物聯網策略技術趨勢(其實就是AIoT的策略啦),同時從科技技術與人群社會的影的影響兩方面考量。
[工研院IEK Consulting的預測強調科技帶動生活]
工研院IEK Consulting的預測提出了新的六大遊戲規則方向,包含「新基盤」、「新生產要素」、「新模式」、「新型態」、「新關係」及「新議題」,概略說明如下:
1.「新基盤」指的是因為整個城市裝上感測器,建構雲端/物聯網/智慧型終端為核心的基礎建設後,城市更智慧,可以做到完整資料和分析,因此有好的模型可以即時管控,例如,新加坡做到了虛擬雙胞胎,在虛擬世界建一個跟實體世界一樣的模型,讓整個城市做到完整數據收集與分析。
2.「新生產要素」指現在在AIoT的大量收集數據下,收集到足夠數據以達精確分析越來越容易,而透過人工智慧分析後,發現的洞見可以協助產業增加效率、效果,甚至增加對客戶的瞭解。
3.「新模式」指在需求客製化與提升體驗,消費者才會買單,利用AIoT的系統較易達成;另外,透過AIoT等新科技、分享經濟與社群,如透過網路平台很容易學習,降低學習障礙,而像公有雲(AWS、MS Azure及GCP)這樣的便利創業工具,及政府全力推動,讓產業進入障礙降低;而透過群眾募資讓獲得資金更容易,也讓商業化障礙降低。技術、環境與資金獲取越來越容易,讓創業創新越來越多,而只要願意,傳統產業數位轉型也不是那麼困難,只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重點。
4.「新型態」指網路共享平台的發達,透過社群評價讓資訊透明,讓人工智慧強化管理讓效率提升,也瞭解客戶,讓共享經濟日益發達;當此同時,產業界線不再明顯,很多從別的產業借來的點子,可以幫忙創新解決問題,而公司本身的核心技術,可以轉而應用在別的方向,不過因應環境快速變化下,原有的商業模式必須修改以適應變化。
5.「新關係」指新創在未來的環境下,變得更容易創新,而大企業也可藉新創的技術找到適應未來的轉型方式,兩者合作,新創跟大企業合作後獲得資源的機會,甚至把併入大公司當作可能的選項之一。
6.「新議題」指物聯網資安的重要性與永續產品設計變成重要議題,物聯網資訊安全始終很嚴重,如駭客駭入聯網車影響到行車安全。資安影響到消費者使用意願,會造成AIoT推廣障礙,甚至傷害使用者,不可不慎;而地球的暖化,讓產品永續設計變成重要考量。
[Gartner的AIoT預測 多了網路強化與社會影響]
之前提到Gartner的最新AIoT預測有關於科技技術與人群社會的影響兩大方面,科技技術的方面有「物聯網資訊提供AI分析」、「公司創新關鍵可以從感測器著手」、「物聯網裝置與系統的質量將益重要」、「物聯網將帶給世界全新的使用者體驗」、「傳統晶片將不符使用需求,晶片創新的結果可期」、「專為物聯網設計網路技術誕生」與「由智慧邊緣轉成『智慧網格』」這七塊,而對人群社會的影響方面有「物聯網社會必定面對:社會道德問題」、「資訊經濟學與數據仲介:人開始買賣數據」與「管理物聯網職位形成」這三塊,概略說明如下:
1.「物聯網資訊提供AI分析」跟工研院IEK所提的「新生產要素」一致,透過物聯網大量資料的收集,而Gartner更強調「企業從數據當中發掘意義的資訊,將左右企業長期的成就」。
2.「公司創新關鍵可以從感測器著手」指感測器的價格降低與感測器上的邊緣運算強化,讓創新者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
3.「物聯網裝置與系統的質量將益發重要」跟工研院提的「新議題」的物聯網安全一致,Gartner預測在2023年,硬體與軟體的聯合部署將建立更好值得信賴與安全的物聯網系統。
4.「物聯網將帶給世界全新的使用者體驗」跟工研院IEK的「新模式」中的提升體驗呼應,使用者體驗在不具鍵盤與滑鼠的情況下,如何提升使用者體驗,這必須利用到新技術與新觀點。
5.「傳統晶片將不符使用需求,晶片創新的結果可期」:Gartner預測到了2023年,新的特殊用途晶片將降低運行DNN的電力消耗,而邊緣運算與嵌入式DNN功能的低功耗終端裝置將誕生。其實這類特殊晶片,也就是我之前文章所提到的FPGA與ASIC晶片,現在已經如火如荼在進行了,2023年應該是普及化。
6.「專為物聯網設計網路技術誕生」指的是5G行動網路、新一代低軌道衛星等等新網路技術,讓物聯網網路在一系列相互衝突的條件(端點成本、耗電量、頻寬、延遲狀況、連線成本…等等)之間取得平衡的難題獲得紓解。
7.「由智慧邊緣轉成『智慧網格』」指的是物聯網邊緣設備會衍生到無系統的動態網格(Mesh),這由Wi-Fi跟藍牙都要支援Mesh可知,不過這會讓系統更彈性、更智慧也更靈敏。
8.「物聯網社會必定面對:社會道德問題」指隨著AIoT的越來越普及,新科技的介入,社會道德問題一定會越來越多,特別是資料相關的個人資料擁有權、隱私權…等等,尤其是台灣有個資法,歐洲有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的管制。
9.「資訊經濟學與數據仲介:人開始買賣數據」:其實買賣數據已不是新鮮事,但是買賣物聯網相關數據,接下來一定越來越多,不過要小心不要賣出了所屬公司不該賣的數據。
10.「管理物聯網職位形成」:管理的範圍包括裝置稽核或韌體更新等技術性工作以外,另外因為裝置大量增加,造成裝置控管及其產生資訊的相關使用也需要管理,所以造成物聯網管理職位的必要性。
[AIoT全面展開 仍需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才能做好數位轉型]
上述所講的這些,談的是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產業環境因為AIoT等新科技導入後的增強改變,這樣的改變造成全面影響:生活環境透過AIoT服務變得更為便利,另外,資金、技術與平台取得門檻降低,物聯網安全、隱私權等議題日益重要。不只是數位創新,如何用既有的核心技術,結合AIoT的新系統架構,完成符合客戶價值的新商業模式,以做好數位轉型,也是這個趨勢下必須注意的發展重點,而這也是我在AIoT上顧問輔導的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